企业裁员策略及风险规避社会调查报告
-
[10-15 19:48:22] 来源:http://www.dxs56.com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阅读:8266次
7)、加入您没有被企业解雇,您将在企业继续怎么做?
8)、加入您是HR经理,您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解雇您的员工?
9)、现在您还怀恋那些和您一起工作的同事、那间熟悉的办公室吗?
10)、您认为解雇您的那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7、人员及时间安排
时间
人员
具体工作
备注
6月1~30日
全体队员
1、利用有限的空余时间,看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书籍,补充我们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2、利用网络充分了解将要去做调研企业的相关情况,包括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状况、企业规模、历史裁员记录、企业文化、外界对该企业的评价等;
7月1日
全体队员
1、与谭老师沟通,让老师为我们讲授访谈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准备此次调研活动中将要用到的所有物品;
7月2日
杨威
欧阳天骄
在老师的带领下,对被裁员工进行访谈;
周宗宝作为机动,随时参与工作
王雁蛟
徐未
暂无
7月3日
王雁蛟
徐未
在老师的带领下对被裁员工进行访谈;
周宗宝作为机动,随时参与工作
杨威
欧阳天骄
整理昨天的录音资料;
7月4日
杨威
欧阳天骄
在老师的带领下对裁员幸存者进行访谈;
周宗宝作为机动,随时参与工作
王雁蛟
徐未
整理昨天的录音资料
7月5日
王雁蛟
徐未
在老师的带领下对裁员幸运者进行访谈;
周宗宝作为机动,随时参与工作
杨威
欧阳天骄
整理昨天录音资料;
7月6日
待定
在老师的带领下对HR经理进行访谈;
周宗宝作为机动,随时参与工作
待定
在老师带领下对企业高管进行访谈;
7月7日
王雁蛟
徐未
整理昨天的录音资料
周宗宝作为机动,随时参与工作
杨威
欧阳天骄
搜集并查阅相关文献
7月8日
全体成员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份调研报告
六、 人员简介
成员
所在学院
个人简述
王雁蛟
质安
一位开朗、有耐心、有责任心的女生,做事认真并且从一而终,尽量将手里的事情做得最好。
欧阳天骄
经管
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一学生,喜欢与人打交道、善于和身边的人交流。
杨威
计测
一位好奇心极强的女生,勤奋、能吃苦,喜欢做具有挑战性的事,周末在外做家教。
徐未
计测
院学生会外联干事,经常与校外商家打交道。阳光开朗、善于交际沟通,与同学朋友相处融洽。
周宗宝
计测
喜欢与别人打交道,接触新的事物。
七、 预期成果
八、 经费预算
项目
单价
数量×单价
金额(元)
录音笔
2
早餐
3
8×5
120
午餐
8
8×8
512
晚餐
8
8×8
512
矿泉水
1
48×1
48
应急药品
150
车费
待定
打印
50
0.1
5
签字笔
6
1.5
9
备用
200
总计
1600
企业裁员策略及风险规避
一、 研究背景
裁员的起源很难考证,也许从雇佣员工开始,就必定会出现员工的离开(裁员)。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欧美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为了减少积压产品,降低生产成本,企业裁员大规模盛行。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虽然许多企业己经摆脱了经济危机的束缚,但为节约成本而进行的裁员现象依然不减。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虽然经济持续增长,但与企业规模调整同步的裁员行为却异常活跃。以美国为例,从 1979 年至今,美国企业共裁减人员已愈 4300 万人,大约有 50%的人成为过裁员的受害者。企业裁员已经成为近 30 年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结合我国实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我国企业经历了从国家、集体独有,到国有、集体、民营、跨国、三资等不同类型企业并存的局面,而企业管理也经历了一个雏形到逐渐完善、从无序到规范的过程。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决定了企业员工流动的必然性,由于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再加上员工的自身因素,在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来,裁员的现象在我国企业也相应地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过程,几乎各个行业都出现了裁员的现象。时至今日,裁员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营业绩的常规手段。尤其是 20xx 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裁员之风在我国越刮越烈,很多企业都采取裁员的方法降低成本,以帮助企业度过危机。
二、 研究目的
裁员作为一种组织行为,是企业精简组织结构、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在更加开放的市场中遭遇的变数大大增加。我国裁员现象的与日俱增以及裁员问题的日益增多,使得企业如何进行合理裁员成为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实课题。然而,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于裁员过程应如何合理操作,还没有一个给出一个明确、系统和有力的答案,因而也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
一直以来,我国企业的裁员往往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对于欲裁减的员工进行集中裁员,这样容易造成潜在优秀员工的大量流失,致使企业公众形象严重受损。另外,传统的裁员方法在过程上几乎没有公开的操作,大都是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即“暗箱操作”,一般是几个高层或管理人员确定裁员名单,然后强制执行。这不仅容易导致离职员工产生抵抗行为,而且对留任员工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其忠诚度和归属感降低,进而产生大量的隐性裁员成本。因此,可以看出,传统得裁员方法过于强硬,裁员过程也很不合理,甚至是不公平,尤其是企业没有让被裁员工认清“自己不适合企业需要”这一客观事实,以致员工在心理和情感上无法接受随着传统裁员方法的弊端日益凸显,员工和社会对“合理裁员”、“公开操作”的呼声越来越高。
本次调研致力于裁员创新方法的探究,通过沟通在企业裁员整个过程中的系统化运用,促进企业对员工多一些关注,与员工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沟通,切实了解员工的真实心理,推进企业和员工的相互了解,进而帮助我国企业顺利地实施裁员,把裁员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更低的程度,力争实现员工、企业和社会的“共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企业裁员策略及风险规避社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 企业裁员策略及风险规避社会调查报告
- › 企业裁员策略及风险规避社会调查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企业裁员策略及风险规避社会调查报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企业裁员策略及风险规避社会调查报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企业裁员策略及风险规避社会调查报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企业裁员策略及风险规避社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