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发展 一技之长难打天下
-
[10-15 19:48:03] 来源:http://www.dxs56.com 面试技巧 阅读:8782次
当下,在高校毕业生不断涌向社会的大背景下,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可想而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职校毕业生不畏艰难,择业观念趋于理性和务实,表现为就业心态平稳、适应能力增强……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职校毕业生迅速增加,就业压力随之显现。调查发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职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趋于理性和务实,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职业教育的趋势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技之长,更要教会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NO1.注重短期利益
与大学生就业选择更注重长期利益、关注个人发展空间相比,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更注重短期利益,更关注经济因素。
调查发现,中职毕业生择业中优先考虑的因素按照重要程度排列依次是:地域、薪酬与福利、单位性质、个人发展空间、家庭期望等;高职毕业生择业优先考虑的因素则依次是:薪酬与福利、地域、单位性质、个人发展空间、家庭期望等。其中,均排在前两位的是薪酬与福利和地域因素,而地域因素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将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经济待遇和物质生活质量的高低。
相比之下,与长期利益相关的个人发展空间因素,则只受到5%左右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关注,可见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的标准方面已经显露出经济实惠第一的短视倾向。
NO2.偏好沿海地区
在调查中发现,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职业院校毕业生呈现出非常理性的特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学生无视中西部地区对技能型人才的强烈需求和广阔发展空间,毅然选择“孔雀东南飞”就是对这种趋势的一个注解。沿海开放地区与内地边远地区相比,他们更愿意选择沿海开放地区;城市与城镇或农村相比,他们更愿意选择城市;京津沪等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相比,他们更愿意选择中小城市而不是大城市。综合起来看,处于沿海开放地区的中小城市是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理想选择。
这表明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时既关注就业地区的经济环境同时也关注就业地区的生态环境,既向往开放发达地区的文明进步同时又对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持明显规避态度。
在理性选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选择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缺乏社会责任感,表现为急需技能型人才支撑其产业结构转型以及经济发展的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受到职校毕业生的冷落。
因此,今后如何鼓励和引导职业学校毕业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其就业地区选择向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转变,仍是职业院校就业工作的一个方向。
优势
就业心态平稳适应能力强
理智面对就业困境
调查还发现职业学校毕业生基本能以平稳抗压的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遭遇挫折时有勇气正视求职困境并能理智应对。
数据显示,如果在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大多数职业学校毕业生会自力更生,通过参加短期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后再去寻找工作或者从底层做起逐步向理想目标奋斗,而选择通过其他关系渠道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和以继续深造来逃避就业竞争的毕业生仅占少数。
中职毕业生适应能力强
中职毕业生适应能力强是一个重要的优势。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中职毕业生能够在上岗后三个月左右胜任工作;约95%的中职毕业生能够在上岗后六个月内胜任工作;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少数中职毕业生需要一年以上的工作适应期。而高职工作适应期则相对较长,一半以上的高职毕业生需要1年左右时间才能胜任工作;约95%的高职毕业生在上岗后六个月内不能胜任工作。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虽属职业教育的不同层次,但两者的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办学模式等都遵从职业教育的共同特点,即体现面向社会、贴近社会、贴近社会的价值取向,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其专业设置都紧密围绕着社会需求。因此从整体上说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比大学生更快的适应并胜任工作岗位。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比,更加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技能的操做性。 www.dxs56.com
隐忧
近六成人未签订劳动合同
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毕业生中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仅占12.67%,签订试用期劳动合同的占20.6%,但大多数中职毕业生目前均未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其中除了因处于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毕业生外,已是用人单位正式职工,但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中职毕业生高达58.62%。
高职毕业生合同签订率比中职毕业生稍高,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高职毕业生比例为14.5%,签订试用期合同的毕业生比例与中职生大致持平,已是用人单位正式职工但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高职毕业生占调查总数的59.62%。总的来看,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合同签订率较低,意味着他们的劳动关系主要以事实劳动关系为主。
马红平教授分析认为,“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的原因很复杂”,企业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降低法律风险、压缩成本、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等。
劳动者方面则有些是出于职业流动的考虑自己不愿签订劳动合同,有些则是愿意签订劳动合同但无奈屈于企业方的意愿而不得签订。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一般会进入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等竞争性较强的行业,劳动关系非正规化的比重就更可观一些。
当下,就业人数急剧增加,各类学校毕业生不断涌向社会,就业压力较大,用人单位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因此,总体看来,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方面而不是劳动者方面。但随着20xx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这种情况有望有所改变。
趋势
单位择才标准趋于全面
就业能力是近年来出现并逐渐得到关注的一个概念。
美国教育与专业委员会把就业能力定义为获得并保持工作的能力。从构成上说,就业能力大致包括专业能力(专门知识、专业技能、专项能力)、方法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三个方面。
- 上一篇:那些我曾经历过的奇怪面试
《看发展 一技之长难打天下》相关文章:
- 看发展 一技之长难打天下
- › 看发展 一技之长难打天下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看发展 一技之长难打天下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看发展 一技之长难打天下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看发展 一技之长难打天下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看发展 一技之长难打天下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
- · 招聘单位不解风情?学生情侣求职
- · 八大技巧帮助你面试成功
- · 最与众不同的面试方式
- · 求职者面试注意事项
- · 客服面试问题
- · 面试时身体语言的30种信号
- · 大学生村官面试技巧
- · 大学生就业面试要领
- · 面试中应聘者切忌“套熟”
- · 可反问面试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