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校园活动 入党 考试

留学 励志 校园爱情 大学 高考

实习实践 简历大全 就业指导

职业规划 自荐 面试 应聘 鉴定

电脑学习 网店 销售 电话营销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成功创业

总结 报告 计划 体会 方案 党团

材料 发言 行政 合同 礼仪 演讲

热点专题: 大学专业介绍 高校网址 人生格言 人生感悟 留学签证 世界名校 公务员考试 计算机四级考试 考研试题 自学考试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职业规划 校园活动策划 社团活动策划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大学生入党 求职信 应聘信 自我评价 团日活动 社团活动总结 实习报告 实习周记 大学实习 社会实践 暑假社会实践
搜大学资料:
搜营销资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大学生无虑网公文范文工作报告调研报告农业生产积极性调研报告» 正文

农业生产积极性调研报告

[02-11 17:54:44]   来源:http://www.dxs56.com  调研报告   阅读:8392
概要:粮食安全始终是人类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确保粮食安全基础是粮食产量,而稳定粮食生产的手段除政策、机制和气候等因素外,主要是持续保护粮农种粮积极性。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生产有何影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是那些?如何建立持续保护粮农种粮积极性的长效机制?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一、数据显示:农民种粮积极性与粮食生产周期密切相关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产是反映粮食生产的三个重要指标,通过对近30年来的历史数据分析,农民种粮积极性与粮食生产周期密切相关。1、农民种粮积极性变化引发粮食总产量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其中出现了几次较大波动。从粮食总产量波动图中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粮食生产经历了五个阶段,而这五个阶段波动的直接原因都与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关。(1)1978~1984年:农民种粮热情迸发,粮食总量快速增长从1978年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粮食收购价格也得到大幅度提高,1979年粮食收购价格提高幅度高达20.8%,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得1980年以后的几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增
农业生产积极性调研报告,标签:调研报告范文,市场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dxs56.com

  粮食安全始终是人类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确保粮食安全基础是粮食产量,而稳定粮食生产的手段除政策、机制和气候等因素外,主要是持续保护粮农种粮积极性。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生产有何影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是那些?如何建立持续保护粮农种粮积极性的长效机制?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数据显示:农民种粮积极性与粮食生产周期密切相关

  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产是反映粮食生产的三个重要指标,通过对近30年来的历史数据分析,农民种粮积极性与粮食生产周期密切相关。

  1、农民种粮积极性变化引发粮食总产量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其中出现了几次较大波动。从粮食总产量波动图中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粮食生产经历了五个阶段,而这五个阶段波动的直接原因都与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关。

  (1)1978~1984年:农民种粮热情迸发,粮食总量快速增长

  从1978年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粮食收购价格也得到大幅度提高,1979年粮食收购价格提高幅度高达20.8%,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得1980年以后的几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增加,并在1984年创下建国以来第一个新高,粮食总产量从30477万吨快速增长到40731万吨。

  (2)1985~1988年: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粮食生产低迷

  1984年农业大丰收之后,由于产生了农业和粮食问题可以过关的思想,放松了警惕。从1985年起,一方面,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削减,粮食收购价格下调;另一方面,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却大幅度上涨。双重影响使农民种粮纯收入迅速降低,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导致1985年粮食总产量比1984年减少2820万吨,减产6.9%,是建国以来仅低于1959年粮食减产数量的年份。此后几年内粮食生产一直处于低位,到1989年总产量才回升到1984年水平,达到40755万吨。

  (3)1989~1999年:农民种粮积极性相对稳定,粮食总量恢复增产态势

  这个阶段农民种粮积极性虽然出现一定波动,但相对比较稳定,粮食总产量也基本保持持续上升态势。其中1990年和1996年农民种粮积极性最高,粮食产量提高幅度也最大。

  1989至1990年期间,国家实施了新一轮的惠农政策,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1991年达到347.5亿元,比1988年净增加133.4亿元,增幅高达62.33%。再次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1989粮食收购价格上升了26.9%。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促使1990年粮食实现历史性丰收,达到44624万吨。

  1991至1995年期间,虽然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投资总额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相对比较稳定,全国粮食总产量均在45000万吨左右。

  1996年至1999年粮食生产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期间,1994年和1996年国家两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并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再一次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199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又创历史新高,到达50454万吨。此后连续四年农民种粮积极性均保持较高水平。1998年我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灾,但粮食总产量仍超过1996年水平。

  (4)2000~20**年:农民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挫,带来严峻的粮食生产形势

  粮食连年丰收,国家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并贮存粮食的财政支出越来越大,给国家财政造成一定压力。20XX年年初,国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并且调整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实质上减少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20XX年粮食价格大跌,农民种粮收入直逼种粮成本,个别地方农民甚至亏损,农民几乎完全丧失种粮积极性。粮食总产量出现连续五年下降,20**年仅43070万吨,比1998年减少15.9%。20**年,我国粮食缺口达500亿公斤,人均粮食产量仅333公斤,低于中国社会温饱时期人均粮食占有量370—385公斤的粮食安全区间,粮食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www.dxs56.com

  (5)20**年以来:农民种粮热情再次得到激发,粮食总产量出现五年连增

  为了扭转粮食总产量连续几年持续下滑的趋势,20**年开始,国家再次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自20**年起连续六年中央1号文件均提出要大力支持粮食生产。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农政策不断积累和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市场价持续上涨和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再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热情,粮食实现连续5年增产。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52850万吨,比20**年增加了9780万吨,增长22.7%。

  2、短期内种粮积极性直接影响粮食播种面积

  从长期来看,1978年以来的30年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由于耕地与非农业用地的经济效益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部分耕地向非农业用地转移。耕地面积的下降,致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120587千公顷下降至20**年的106793千公顷,减少了13794千公顷,降幅为11.4%。

  但从短期来看,如不考虑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耕地面积下降的影响,种粮积极性的变化最直接的反映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最近的一次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周期性波动是从1999年开始的。以这一次周期性波动为基础来分析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2000~20**年期间农民种粮积极性被严重伤害,部分农民改变种植结构,或者索性撂荒,致使粮食播种面积大幅下降,20**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仅99410千公顷,为历史最低水平,比1998年的113161千公顷减少13751公顷,累计减幅为12.2%。20**年至今种粮积极性再次得到了极大地激发,粮食播种面积开始缓慢回升。到20**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06793公顷,比20**年增加7383公顷,增幅为7.4%。

  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对全省37个县2500户农户农作物种植意向抽样调查显示,20**年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幅提高,粮食意向播种面积比20**年增长7.1%。这是自1983年开展种植意向调查以来,仅低于20**年的增幅。水稻种植意向结构趋于合理,一改近三年“单增双减”的情况,出现了“单双均增”的局面,计划种植早、晚稻分别比上年增长10.2%、13.3%,中稻面积在连续三年高增长的情况下,增速有所趋缓,仍比上年增长2%。

[1] [2] [3]  下一页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市场调研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农业生产积极性调研报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