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执法2017年工作总结
-
[05-13 14:52:51] 来源:http://www.dxs56.com 年终工作总结 阅读:8889次
一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人员的思想状况、职业操守怎么样关系到我们的工作能不能更好的完成,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关系到整个农业行政执法形象的树立,为此我们坚持以思想为先导,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我们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全队人员学习,引导全体队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提高了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能力,使大家绷紧思想上的弦,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明白何所为、何所不为。全体执法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为农服务,主动将服务与管理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文明办公、礼貌用语,对所有举报都认真、热情对待,做好记录,有案必查,认真落实每个举报案件,取信于民。对来电举报突出一个“快”字,查处案件突出一个“公”字,受理投诉突出一个“诚”字。20**年度,接到各类举报电话44个,举报信函8件,来人咨询28次。按照有关法规和程序移交和分工,及时给予了处理。下发查案通知15个,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督办。
二是加强建设,率先通过验收。我们以深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为抓手,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切实提高农业执法人员法制素质和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强化执法为民的观念,做到文明执法、严格执法。今年全体执法人员均接受了部省农业执法的法律法规培训。各县(市)对照省提出的“有专职的执法队伍、有完善的设施条件、有配套的工作制度、领导重视好、执法行为好、工作效果好”的规范化建设标准,查摆不足,自我补缺,我局召开了全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专题会议并对6县市执法大队进行了现场督察和模拟检查,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海门市和如东县被评为全省第一批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规范化单位。20**年以来我们根据部、省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积极开展了以“三有三好”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20**年通州、启东、如皋通过了省厅的验收,至此,我市用三年时间在全省率先全部通过规范化建设的验收(目前全省唯一满堂红的市)。如东县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获得农业部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全省仅两个县),海安县获得农业部提高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建设项目(全省三个县)。
二、存在问题
1、农资经营门槛低,无序竞争现象突出。《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修订后,取消了农业部门对农药经营者资格的审查,降低了农药经营的门槛,农药经营户数量无序扩大,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种子法》实施后,许多种子代销点多头代销、多级代销,经营网点手续不齐。经营肥料、饲料也同样没有门槛,个别商贩跑墟场、走村串户、无固定销售地点。目前部分经营者进货渠道混乱,进货随意性大,甚至靠流动批发商,致使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给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留下可乘之机。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农资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最终的受害者是农民消费者。
2、经营门店规模小,从业人员参差不齐。在一个合并前的小乡镇100多米长的镇区,农资经营点多达4家以上,有的农资与其它杂百货同存共销,搞不清楚其主营什么,更有甚者吃住在农药经营门市,24个小时与农药为伴。有的经营人员缺乏起码的文化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农资知识更是少得可怜,根本谈不上为使用者提供正确的技术指导服务。
3、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范围内还客观存在。受利益驱动,一些地方对农资制假售假、违法违规行为打击不力,甚至还有庇护的现象。 www.dxs56.com
三、20**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农业执法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业执法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年我市农资打假工作将继续按照全国、全省的统一部署,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1.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开展以规范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认真落实好全国“种子执法年”活动,探索建立南通市农业执法巡查制度,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县(市)确保对辖区内监管对象巡查1次以上;组织区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环节,抓好2次以上互查、联查;全市将突出抓好春、秋二次农资监管集中执法行动和一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进一步提高执法效果。
2.扎实做好源头监管和市场准入。根据农资市场特点,突出重点来源和重点产品,制定针对性强的农资抽检计划,按照“统一部署、任务到点、定时送检、按季通报”的要求,加大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全年抽检农业投入品500批次以上。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发布消费警示,依法处理不合格产品和违规企业;对已流入市场的,查清销售渠道和销售去向并予以召回,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打击、早控制,严防假劣农资进入农业生产领域,进一步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
3.大力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围绕“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以送科技、送识假辨劣知识、送优质农资下乡进村为重点,扶优和打假治劣相结合,引导和鼓励讲信誉、质量好的农资企业下乡宣传,组织放心农资产品下乡进村直接供应给农民。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新和转变营销方式,积极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大力推进连锁企业统一配送,从源头确保农资质量。
4.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大案要案。采取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的方式,抽调力量,成立专案组(或建立跨县市办案机制),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要举报查获的案件,进行重点突破,切实打击违法分子嚣张气焰,充分发挥大要案的教育震慑作用。贯彻落实《关于农业行政执法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依法彻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决不以罚代刑。
5.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和农业生产事故处置办法。发挥“12316”农业执法投诉举报电话作用,切实使它成为农业执法获取案源、维护权益、沟通群众、服务社会的“窗口”。不断完善《南通市农业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认真做好农业生产事故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切实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群众合法利益。
《市农业执法2017年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 市农业执法2017年工作总结
- › 市农业执法2017年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市农业执法2017年工作总结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市农业执法2017年工作总结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市农业执法2017年工作总结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市农业执法2017年工作总结